張連起:團結奮斗的中國稅務 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2022-11-14 | 來源:《中國稅務》2022年第11期 | 作者:張連起
時間:2022-11-14 來源:《中國稅務》2022年第11期
作者:張連起
具有偉大里程碑意義的黨的二十大,顯示黨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彰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的思想偉力,宣示黨矢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初心與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稅務人和納稅人繳費人共同書寫了新時代稅收現代化的精彩篇章。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稅務部門定將繼續書寫“走在前列、亮點紛呈、極不平凡、殊為不易”的成績單。
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閃光稅跡
稅務部門始終從講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動稅務工作,在重大問題和關鍵環節上心明眼亮;堅定不移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經常對表對標,把稅務領域的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局。全國稅務系統上下同心同力加以推進,在攻堅克難中不斷取得突破,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2013年12月提出稅收現代化“六大體系”,到2020年提出稅收現代化新“六大體系”和推進稅收現代化應當具備的“六大能力”,再到2022年探索形成“抓好黨務、干好稅務、帶好隊伍”機制制度體系,國家稅務總局黨委堅持與時俱進,發展完善稅收現代化的建設框架及內涵,稅收現代化建設總目標越來越清晰而堅定。
減稅降費,持續發力。減稅降費讓市場主體輕裝上陣。2012年至2015年,營改增開始在部分地區、部分行業試點,積累改革經驗。經過多輪擴圍,2016年5月1日,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從此,征收了60多年的營業稅告別中國稅收舞臺。
制造業是立國之基、興國之器、強國之基。2013年至2021年,制造業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過2.5萬億元,是受益最多的行業。減稅降費政策及其落地見效,對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起到了“倍增器”作用。
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持續加大退稅減稅降費力度,比如,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暫免征收增值稅的月銷售額標準逐步提高至15萬元;將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優惠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標準上限逐步提高到300萬元。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實施了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六稅兩費”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非凡十年,減稅降費規模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惠及范圍之廣前所未有,對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發揮了“立竿見影”的作用,成為系列宏觀經濟政策中見效最為明顯、影響力最為深遠、納稅人繳費人最有獲得感的政策舉措。
情系民生,人民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稅務部門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滿意的事情做起,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2018年10月1日起,先在分類稅制模式下,提高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適用新稅率表,減輕居民負擔,提前釋放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減稅紅利。2019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實施,新增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6項專項附加扣除。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在疫情突發的情況下,首次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順利實施。2022年3月,將3歲以下嬰幼兒子女照護費用納入專項附加扣除,讓納稅人進一步享受紅利。
面對自然人稅收征管的復雜性,個人所得稅改革工作在制度保障、組織保障、技術保障、機制保障、動力保障五個方面彰顯了新時代稅收治理能力。中國個人所得稅改革在綜合所得預繳制度、退稅機制設計、電子申報率、申報表項目預填服務和退稅時間等方面彰顯國際比較優勢。
稅收改革,風鵬正舉。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非凡十年,一系列稅制改革穩步實施: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增值稅制度基本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成功建立,綠色稅收體系框架構建形成,已有12個稅種完成立法……
稅收征管改革實現了“以票控稅”“信息管稅”“以數治稅”的三次飛躍,為納稅人繳費人建立了更為科學、便利的現代征管體系,促進了稅收制度的優化及發展,助力推進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從“合作”到“合并”再到“合成”,在推動稅收征管體制三次大變革中實現稅收征管效能不斷提升,深入推進精確執法、精細服務、精準監管、精誠共治,努力實現以“合”促“成”的化學反應……
智慧稅務為稅收現代化插上金色翅膀:強大的金稅三期系統在全國上線運行;深入實施“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先后建成增值稅發票新系統、電子稅務局等一系列應用系統;對標國際一流謀劃金稅四期;上線全國統一的電子發票服務平臺,順利開出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
稅務部門發揮宏觀調控職能,在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同時,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同時,對涉稅違法犯罪行為重拳出擊、露頭就打,打擊和曝光騙取留抵退稅違法行為,從嚴查處明星藝人、網絡主播等重大偷逃稅案件,曝光重大涉稅違法犯罪案件,有力守護了公平正義。
稅務部門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海南自由貿易港等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持續推出一系列舉措,主動擔當、精準發力,有效激活國家重大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綠色稅制日益完善,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從全面推行資源稅從價計征、擴大水資源稅試點,到環境保護稅開征、資源稅法實施,“多稅共治”“多策組合”的綠色稅收體系框架構建形成。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習近平經濟思想最主要、最重要的精髓——新發展理念。
堅持創新發展,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力度,逐步形成覆蓋企業成長和創新全生命周期的稅收政策支持體系。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助推市場主體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給企業研發成本做“減法”,給自立自強內生動力做“加法”。
堅持協調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堅持發展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發展短板和潛力的統一,著力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按照國家總體戰略部署,積極推動落實完善支持西部開發稅費政策,并推動政策延續實施。結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部署,推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易地搬遷等政策延續實施,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堅持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岸喽惞仓巍,促進節能減排;“多策組合”,引導綠色發展。綠色稅制的建立與完善,是習近平經濟思想在稅務領域的具體呈現,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稅務篇”。
堅持開放發展,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積極推動完善進出口稅收政策體系,建立健全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國際稅收體系。一方面,進出口稅收體系持續完善,加快出口退稅辦理進度,穩步擴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范圍。另一方面,不斷提升國際稅收話語權,積極參與國際稅收規則制定,逐步建立起適應新時期國家對外開放格局的國際稅收體系,助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堅持共享發展,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減輕中低收入群體稅負,合理調節過高收入,促進實現共同富裕。隨著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動態優化,“調高惠低”的機制作用更為明顯,不同收入項目、群體間的稅負水平更加平衡,有力增強調節收入分配作用,更好滿足人民對公平正義的要求,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礎上,切好分好“蛋糕”。
以稅收現代化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西方現代化所遵循的生產力發展單純服從于資本的邏輯,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既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理論的超越,又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國式現代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形成了系統協調的現代文明新形態。圍繞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針對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中國式現代化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前進方向,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優勢,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力量,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總體目標,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基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外部支撐,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貢獻。
稅務系統深刻領會加強黨對稅收工作的全面領導是根本保證。深刻領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根本立場。深刻領會“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發揮財稅改革“先行軍”“突破口”作用。深刻領會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深刻領會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深刻領會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是做好稅收工作的方法論,以科學有力的舉措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稅務部門積極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強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財力保障,著力構建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的現代財稅制度,更好發揮財稅體制改革的基礎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稅務力量。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委員,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